【亿邦原创】日前,于去年 12 月 29 日申请深交所创业板 IPO 的云汉芯城(全称为 云汉芯城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再次更新招股说明书。据了解,这是继今年 6 月第一次更新招股书后,云汉芯城第二次更新招股书内容并回复交易所问询。
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云汉芯城本次公开拟发行数量不超过 1627.9025 万股,拟项目总额为 9.42 亿元,主要募投项目分别是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项目、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智能共享仓储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据公司描述,云汉芯城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
然而,在本次闻讯中,云汉芯城依旧绕不开交易所关于 其是否属于互联网企业 的问讯。对此,云汉芯城回复称: 公司主要通过自建自营云汉芯城 B2B 线上商城提供电子元器件销售业务,应属于‘ F51 批发业’中的‘ F5193 互联网批发’,不属于‘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据了解,电子元器件行业上游原厂与下游需求方之间,长期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流通市场,分销商角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交易属性划分,这类分销商又可分为原厂代理商、授权代理商及独立分销商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算法技术的深入,类似云汉芯城这样专注于电子元器件产业的 B2B 网上商城应运而生。
在早年采访中,云汉芯城总裁兼 CEO 刘云锋也曾公开表态: 我们的目标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京东’。 这一运作模式也在云汉芯城的招股书中体现出来。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9 年至 2022 年 1-6 月),云汉芯城 B2B 销售业务收入占比均超 99%,该业务属于商品实际交易批发,以购销差价的方式实现盈利,属于实体活动,线上商城系公司开展商品批发活动的主要场所。
尽管关于云汉芯城是否具备互联网属性,争议较大,但从行业视角看,随着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不断提高,上游设计制造厂商又难以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增加且日趋复杂的需求,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尤其是技术型分销商,依旧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上游电子元器件设计制造商能够将大部分市场开拓、产品推广和技术支持服务交给分销商完成,从而集中精力在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上面;同时,上游设计制造商可以从分销商中获取更精准的客户需求预测,协助完成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工作,以应对日渐复杂的市场需求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趋势。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且行业地位受替代性弱,但云汉芯城受制于自身造血能力弱,上市之路在外界看来较为坎坷。
虽然在经营上实现盈利,且营业规模翻倍增长,但相较国内其他从事电子元器件 B2B 业务的同行,云汉芯城整体规模依旧较小。据了解,2021 年,中电港前三季度营收已高达 272 亿元,深圳华强全年营收为 228 亿元,联合创泰全年营收为 129.97 亿元,力源信息及科通芯城 2021 年全年营收则分别为 104 亿元及 94.52 亿元。
与此同时,招股书还披露,报告期内,云汉芯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7179.10 万元、-6,878.03 万元、-5,065.75 万元。对此,云汉芯城表示,现金流为负与公司经营模式、采购端与销售端账期错配相关。
从采购端看,作为独立分销商,云汉芯城并不具备授权代理资质。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云汉芯城排名靠前的几大供应商,均为罗彻斯特、艾睿、TTI、得捷电子、安富利、富昌电子等授权代理商。其中,获得原厂授权资格的德州仪器,与云汉芯城的合作,仅停留在库存数据对接方面。
一方面,这种 竞争对手是自己供应商 的打法,令云汉芯城长期受制于苛刻的账款及账期要求,现金流难有健康表现。
据了解,上述供应商占据一定市场优势地位,在信用政策上一般要求预付全部款项,至多给予小于或等于 30 天的账期;而云汉芯城服务的下游客户,多为国内生产制造企业,公司对这类客户的付款账期,通常放松至 1-3 月内。因此,从宏观上看,这种销售回款周期高于采购付款周期的行为,直接导致云汉芯城在经营过程中,长期处于垫资状态。
这一情况也在招股书中体现出来。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云汉芯城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5,656.65 万元、1.76 亿元、3.99 亿元,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的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增加,由 2020 年的 47.15% 提升至 2021 年的 59.48%。
另一方面,苦于产品及定价话语权低,云汉芯城的主要客群多为中小 B 企业。招股书显示,云汉芯城约 9 成订单金额在 10 万元以下,且客户变更频繁。
相较同步推进 IPO 的华强电子网,报告期内,云汉芯城的毛利率分别为 13.2%、11.29%、12.29%、12.22%,低于华强电子网近 5%;此外,除 2019 年外,毛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值。对此,公司解释道, 华强电子网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客户的长尾采购需求,单笔订单金额相对较大,且供应商集中度相对较低 。
据了解,此次 IPO 云汉芯城拟募集的 9.42 亿元中,有 4.2 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资总额的近 45%,足见窥见其资金链风险与资金焦虑。
对此,云汉芯城也坦言,由于公司业务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若未来公司与客户 / 供应商的结算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无法持续保持对经营现金流进行有效管控,可能会因此产生经营现金流大幅波动或短缺风险,影响公司未来持续发展。
当前,由于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众多,竞争激烈,马太效应明显。若想在赛道内创造出更大规模,离不开大笔资金量持续 输血 。由此可见,现金连捉襟见肘的云汉芯城急需登陆二级资本市场融资 续命 。
一方面,苦于现金流制约,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研发费用却略显 寒酸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云汉芯城在研发费用的投入分别为 2390.4 万元、2354.16 万元和 3673.58 万元,仅占总支持费用的 2.89%、1.53% 和 0.96%,发行人研发费用率低于华强电子网、雅创电子、润欣科技等同行。
另一方面,较低的研发费用,伤及云汉芯城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公司运转进一步依赖融资和借债。招股书显示,2020 年,云汉芯城末货币资金余额达 9270 万元,主要系公司完成股权融资以及期末借款余额增加所致;2021 年末、2022 年 6 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 1.48 亿元、2.74 亿元,系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同时期末借款余额有所增加所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之路不仅令大众注意到云汉芯城尚且不稳定的经营状况,两位创始人在拟上市前夕的套现动作,也引外界质疑:是否从侧面说明他们对公司业务不看好?
天眼查信息显示,2008 年 4 月,曾烨创办了云汉芯城的前身 上海云汉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的另外一位自然人股东为刘云锋。目前,曾烨担任董事长,刘云锋担任总裁及董事职务。
其中,2018 年 6 月,云汉芯城进行了第二次增资和股权转让,董事长曾烨和董事刘云峰分别通过股权转让套现 2024 万元和 1350 万元,合计套现约 3375 万元;2020 年 9 月,云汉芯城进行了第三次增资和第四次股权转让,曾烨和刘云锋合计套现金额约 7527 万元,其创始团队总套现约 8559 万元。两次股权转让合计,云汉芯城创始人团队累计套现 1.19 亿元。
招股书同时披露,云汉芯城曾在融资过程中,多次签订对赌协议,至上市时均已取消、完成或赔偿,其中就包括承诺 2019 年上市的协议。
总的来说,多重压力下,云汉芯城能否成功 IPO,并借 IPO 契机做大做强,还有待观察。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